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

哪家機構好?10項尋找照護機構的必做功課(轉載)

整理撰文/照護誌編輯台
口碑再好的機構,不見得能滿足你的需求,事前的資料蒐集,與親自體驗訪視,是挑選合適機構的兩大不二法門。以下開出十條功課,提供你作為選擇照護機構的參考,親身走一遭絕對比耳聞聽說來的更實際。
 守則1 
請教專業人員 資料蒐集最好兩家以上
向親友打聽可靠機構外,不明人士的推薦最好別輕易相信!目前坊間有出現依人頭計算的養護仲介,照護品質令人疑慮,建議你,還是多請教專業人員,最好蒐集兩家以上的機構資料,挑選居家附近的機構好方便照應。

 守則2 
清楚家人照顧內容 評估家庭經濟狀況 
長期照護的時間,從數個月到幾十年不等,你可依家人失能狀況與依賴程度作評估,關鍵在於,自己是否負荷得起此一照護重擔?如果時間、體力、照顧技巧都不允許,就必須考慮轉送護理之家,或選擇養護機構,交由專業人員來幫你照護。
首先,務必要弄清家人需要的照顧內容,比方說,家人如果有插鼻胃管,無法使用一般餵食方式進食,必須採取少量多餐的管灌飲食,營養配方、餵食方法、注意事項等,都必須事先弄清楚,相關的飲食照顧問題可請教營養師。
第二步,針對家人狀況推算出需要照護時間,再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,一般來說,居家照顧費用比較節省,可是長期下來,自己的精神體力與家庭關係都會受到影響。如果考慮機構式照顧,別忘了,要尊重家人意願,考量老人心理與環境適應問題。
AT198

 守則3 
認明合法立案機構才有保障
在第一次訪視機構時,你可請負責人出示「立案證書」或「開業執照」,有立案的養護、安養機構,應有社政單位(如當地社會科)核發的立案證明,立案的護理之家及日間照護機構,則由衛生單位(如當地衛生局)核發立案執照。檢查時,別忘了要同時對照立案證書上所登記的地址、門牌號碼與樓層,與你訪視的機構是否相符合。 
政府為了方便民眾一眼辨別合適機構,從民國96年起立案的機構,統一稱作「長期照顱中心」,以安置輕、重症住民再區分成「養護型」與「長期照護型」兩種。

 守則4 
留意專業人員的配置
除了照顧服務員、護士這些固定人力,機構另外是否擁有社工、營養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等其他專業人力?擁有的專業人力愈多,服務愈完整。在訪視機構時,除了觀察、感受工作人員與長者間的互動與氣氛外,實際照顧內容與工作人員的輪班情形,務必要一併詢問清楚! 

 守則5 
不同病況應有不同照護內容
除了日常生活照顧,還有每日例行性的護理照護內容須清楚:
nurse-1
  1. 機構是否設有護理站?
  2. 有無必需的急救與換藥設備?
  3. 護理人員是否會每天檢查住民的生命徵象並做紀錄?
    ​安置在照護機構的老人,多半都有慢性病,一旦發生發燒、沒胃口、排泄異常,很可能就是身體惡化前的警訊,必須特別提高警覺!因此,建議你,在挑選照護機構時為可選擇鄰近醫院、診所的機構,並弄清合作醫療單位及就醫與問題處理方式。

 守則6 
活動安排是否多元化
從住民的一週生活作息表與生活花絮,大概能略知一二!
建議你,可以和社工多聊聊,會更清楚機構的活動安排內容。包括,志工訪視團體多不多?會不會幫住民辦慶生會?一年有幾次戶外活動的機會?當一個機構安排的活動內容愈豐富,意味著在生理照顧之外,也能兼顧老人的心靈需求與休閒生活。從這點來挑選,能讓住民保持心情愉快的機構,自然是一間好機構。
圖片來源:Michelle Ramos-flickr
圖片來源:Michelle Ramos-flickr

 守則7 
感受居家氛圍
不想造成住民心理壓力,下意識產生排斥感,挑選機構時除了要考慮離家近、近公園、近醫療院所,交通便捷等外緣因素,感受機構的居家氛圍與空間動線更是一大檢視重點:
  1. 氣味
消毒水味太重的,有尿騷昧的,空氣太悶的,容易造成老人交叉感染外,更會影響工作效率,使人心情低落,凡出現以上任何一點的機構,務必從考慮名單上剔除出局。
  1. 光線
空氣流通、光線充足,窗戶愈多愈好。
  1. 動線
避免擁擠就對了!注意建築物、出入口及床與床間的空隙,夠不夠至少讓一台輪椅進出,行動方便外,也能減少住民交互感染的機會。
  1. 房間
不論是幾人房,都須保有完全隱私空間,床與床間要有拉簾,須有可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間設計。
  1. 安全  
消防防設備與無障礙空間是兩大檢視重點。包括牆壁、地板、天花板與裝潢等都須採用防火構造與耐火建材,出入口處有沒有方向指示燈,住民寢室須安裝緊急呼叫鈴。
另外,老人發生跌倒頻率最高的浴廁,也須有扶手、防滑墊等設計。
AT177

 守則8 
突擊用餐時間 食物個別化處理
這家照護機構究竟照顧得好不好?可從住民體重與「吃」的品質兩點切入觀察。
想瞭解機構的營養照護內容,可挑用餐時間直接去拜訪,建議時段是10點半到12點。
一來可突擊廚房料理狀況,環境衛生條件是否理想。二來可觀察老人用餐情形,機構是否有用心注重住民的個別需求,為咀嚼功能不好的老人,將食物剪碎、煮軟或切成丁狀處理,千萬不要是提供全部住民相同的食物。

 守則9 
不同機構 有不同訪視重點
資料蒐集要兩家以上,訪視時,就只須針對機構特色做重點參觀即可。
比方說,你想瞭解機構照護失智住民的方式,所裡規劃的活動與資源是一大參考重點;家人如果是中風患者、行動不便,機構是否有提供復健設備,則是第一考慮要件。
通常,有家屬過來訪視,都會有機構負責人或主任陪同參觀,你可趁機瞭解機構的格局規劃、服務內容與入住程序等,還有家屬訪視時間與次數是否右有限制?中午是否能帶食物給家人吃等小細節。
另外,意見反應的處理方式為何?這些都可以在第一次參觀時提問,等到第二次自己獨自拜訪,務必選擇與上次不一樣的時間訪視,才能比較其差異。 
point-1

 守則10 
擬妥照護契約 問清收費方式 
目前照護機構的收費,大多是採取分項收費的方式,分項標準主要是依據老人失能狀況來判斷,也就是說,依賴程度愈高的住民,需要照護的等級就愈高,收費自然比較貴。
以大台北地區來說,照護機構收費每月約2萬5到4萬5不等,基本收費包含的項目,通常包括住房費、照護費、膳食費、一般護理費,其他如尿布、奶粉、特殊營養品等耗材,多必須再另外收費。由於政府目前並沒有明文規範業者的收費標準與範圍,導致各家機構計費方式不一、也最容易發生爭議。建議你,可以這樣問:
  1. 最低與最高收費分別是多少?
  2. 基本金收費的服務內容包含哪些?是否有包含衛生紙、尿布、奶粉等耗材?
  3. 額外收費的項目有?
  4. 門、急診外送費用是否要自行負擔?
  5. 管灌飲食住民需不需要加收營養費?
  6. 須繳交保證金、疾病準備金嗎?